张崇峰,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八院科技委常委、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载人飞船系统和空间实验室系统副总设计师。张崇峰带领团队,历时16年,从零开始,通过1000余次地面对接试验、600余次分离试验,成功突破了交会对接机构研制关键技术,建立了一套先进的地面模拟试验系统,为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交会对接技术的国家作出了重要贡献。
柏合民,上海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科技委常委,空间站系统副总设计师。长期从事空间飞行器结构与机构技术研究,组织研制的我国载人航天二期工程对接机构,圆满地完成了“神舟八号、九号、十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的交会对接任务,使我国突破和掌握了空间对接技术,目前正在从事空间站实验舱的研制工作。先后获得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突出贡献者”、“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奖励和荣誉称号。
陈萌,博士,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八研究院805所副总师、研究员、科技委常委,上海市空间飞行器机构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上海市闵行区领军人才、中国宇航学会会员、上海宇航学会高级会员。长期从事空间机构技术研究,在空间对接机构、空间机器人及智能操控机构、多体动力学仿真与控制等领域具有创新研究能力。作为主要负责人之一完成我国载人航天首次空间交会对接任务,以第一责任人完成国军标产品规范《航天器空间对接机构规范》的编制并获得颁布,先后承担了空间对接机构、空间大/中/小型机械臂、协作机械臂及末端灵巧工具、机器人宇航员、机器人在轨组装、星表机器人智能技术等预研项目0余项,主持和参与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
张伟,博士,研究员,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博士生导师,现任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所长。长期致力于卫星GNC系统、航天器总体技术研究,先后主持科技部“973”、“863”计划、“火星绿色家园”工程规划、“探索一代”项目、薄膜光学卫星等重大航天项目研究与论证。提出“光谱测速天文自主导航”新方法、“时间不变性”新猜想、航天器“局部控制MDO”新技术,发明主从非接触“双超”新概念卫星平台。先后承担多项国家重大航天型号研制任务,主持完成我国首颗“风云三号”气象卫星控制系统研制,并获国防科技进步一等奖,曾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军队科技进步三等奖。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获国家专利10余项,撰写相关专著2部。
马广富 ,男,汉族,1963年生。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校长助理。主要从事最优控制、航天器控制方面的教学与科研工作。曾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部级自然科学、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省部级自然科学、科技进步二等奖5项。出版专著、教材3部。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其中SCI收录100余篇。截至2020年9月,团队已毕业博士研究生47人,硕士研究生131余人。其中约四成已进入航天领域科研院所工作,并有多人成为相关领域的技术骨干和领军人才。
刘鲁江同志是我国航天战线优秀中青年专家、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和中国航天基金奖获得者、上海市领军人才。该同志长期专注于国家航天领域重大工程建设,作为核心成员组织完成了我国第一颗空间自主机动飞行器的总体设计、产品研制和飞行试验,填补了国内发展空白,初步构建了我国第一代在轨服务与维护体系;组织完成发射探月工程等国家重大任务为代表的数十发运载火箭发射,组织推进我国新一代中型火箭研制和重复使用火箭演示验证工作,提升我国进入空间效能;组织完成了以CE-3/4/5为代表的探月重大工程任务,为我国实现人类首次月球背面探测、世界上第三个月球采样返回等任务做出了突出贡献;支撑用户完成了国内首次基于态势驱动的跨域联合演习,软件系统拥有100%自主知识产权,实现了物理、数字装备研制双轮驱动新突破。在项目管中注重平台与载荷一体化设计,自主导航控制等,在航天战略规划研究、总体设计、型号系统工程管理、领域交叉融合创新管理有较好的工程实践经验。
李云松,博士生导师,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万人计划”领军人才入选者,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本人主要在星载图像、视频压缩编码和处理领域开展研究工作。以提高遥感信息获取的时效性为目标,深入研究了可见光全色图像、多/高光谱图像、立体图像、红外图像和视频图像等各类卫星遥感图像的在轨成像数据特性、高效压缩编解码方法以及基于FPGA的星载硬件系统和高速航天图像压缩芯片设计实现方法,在满足恢复图像质量要求的前提下提高了遥感图像的压缩比和图像压缩解压缩实时处理能力,解决了我国现阶段深空探测和对地观测卫星图像数据传输和存储的瓶颈问题。先后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大专项、863、总装国防预研、武器装备预研、卫星型号任务、总装军用电子元器件项目、探月工程、载人航天等十几项重大科研项目,相关研究成果已经成功应用于嫦娥一号、嫦娥二号、嫦娥三号、嫦娥四号、神州七号、天宫一号以及多颗遥感卫星中,2012年作为第一完成人申报的“深空通信压缩与传输技术及应用”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王波兰,女,1978年1月生,中共党员,研究员(2013年),现为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八研究院副院长。王波兰研究员是我国航天领域优秀青年专家、军科委某重点项目首席科学家、制导与控制技术专家组副组长、航天科技集团精导中心常务副主任、型号副总师。长期从事飞行器总体及空气动力学设计工作,成功研制我国首型高速大机动旋转飞行器,填补了在该领域的空白,性能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先后获国防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集团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项、技术发明奖一等奖1项等,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专利60余项。荣获国防科技卓越青年人才基金、全国巾帼建功标兵、上海市先进工作者、上海市新长征突击手、上海市青年科技英才、上海市第五届感动上海年度十大人物、上海市IT青年十大新锐、集团公司航天创新奖等荣誉。
康志宇,男,1976年3月生,研究员(2012年),现为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第八研究院第八○五研究所副总研究师、所科技委常务副主任。康志宇研究员始终在空间维护领域开展开创性工作,是集团公司航天器总体学术技术带头人,曾任军科委某主题首席,现为某重大方向专家组专家。作为“自主、机动、承载”新型航天器概念核心提出人之一,组织并参加系统工作,支撑863重大项目及技术验证飞行工程立项,并形成系列化型谱发展规划,推动维护领域创新发展。获得军队科技进步一二等奖三项。
崔万照,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卫星通信学术技术带头人、2013年获航天贡献奖和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知识产权优秀发明者,2014年获陕西省国防工业十大“创新标兵”称号,2016年获第四届“中国电子学会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2016年度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2016年获中国航天基金奖,2017年入选陕西省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领军人才,主持在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国防重点和重大预研项目3项,多项成果用于北斗导航工程、天链中继卫星、中星22 号卫星(02)星、中星20 号卫星后续星、天通一号等重大航天工程中,直接推动了航天器微波部件向大功率和小型化方向的跨越式发展,获省部级奖项3项,授权和受理发明专利61项,发表论文200多篇,出版专著/译著10部。
马小飞,博士生导师,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学术带头人,长期从事空间大型可展开天线结构与机构技术研究和产品开发。2014年入选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2017年获得中央军委首届“卓越青年”和陕西省科技创新领军人才,被西安交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聘为兼职教授,先后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防973课题、10余项省部级以上研发项目和国家重点卫星型号任务,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基金1项,型号任务和省部级预先研究项目3项,共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6项,其中省部级一等奖3项(第一完成人1项),三等奖3项(第一完成人1项),发表SCI和EI检索的文章50篇以上,出版译著1部,已授权发明专利25项(第一完成人7项)。
王小勇,主要从事光学遥感成像基础理论研究和高分辨率遥感相机系统设计、测试与试验的工程实践,先后主持及带领团队研制成功了三代多型高分辨率空间光学遥感相机。在工程实践中突破了多项核心关键技术,为我国高分辨率相机技术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制定了大F数TDI成像技术方案,解决了高分辨率相机轻小型化难题,在国内首次实现了长焦距非球面全反射式TDICCD相机的业务运行;制定了扫描TDI成像技术体制,研制出扫描型宽覆盖相机,解决了高分辨率宽覆盖的技术矛盾;攻克了大口径光学制造技术,研制出我国分辨率最高口径最大的空间相机,极大提升了我国光学遥感技术水平。目前,正在开展甚高分辨率光学详查相机的研发工作,带动了先进光学加工、检测和装调技术的发展,推动了集成化、智能化电子学及星上处理技术的进步。
黄巧林,1989年参加工作,博导,航天院学科带头人,SPIE、AAS会员。历任7个以上国家863及航天预研、型号项目负责人,负责遥感相机的总体研制。作为国家遥感二十六卫星一代详查相机主任设计师,负责研制了我国在轨口径最大、焦距最长、分辨率最高的详查相机,在轨运行4年,图像成像质量优秀,遥感领域技术国内领先,国际先进,获航天科技集团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排名第一),国防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排名第一);作为国家空基项目高分多模相机主任设计师,全面负责相机的总体设计及研制,该相机配备9个谱段,具备极高的分辨率及敏捷成像能力,达到国际同等相机的水平;作为总装背景预研项目“高分辨率传输型详查相机技术” 主任研究师,全面负责相机的总体设计及研制,带领项目团队,获国防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排名第二);作为总装备部、五院背景项目“3.3米轻型高分辨率CCD相机”副主任设计师,负责相机的TDICCD电子学电路研制。带领项目团队,获国防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排名第五);作为863-707重大专项CMOS相机项目负责人,负责相机的总体研制,首次研制了508所第一台CMOS相机。2005年至现在,聘任为航天五院兼职教师,主授、主编了《CCD光电成像原理及应用》教材,作为博士生导师,指导培养及教授了200多名航天硕士、博士生研究生,多次参加国际航天光学遥感会议,发表国际国内论文20多篇;发明专利10多个。
徐波,近年来开展了天地一体卫星导航系统领域研究:国际上首次提出一种天地一体新的卫星导航系统,国际上第一次利用多个平动轨道布置深空导航卫星,解决传统卫星导航系统不能支持高轨航天器和深空航天器的导航问题,同时本系统具有很强的自主运行能力,此工作是国际原创。航天器自主定轨理论:利用新的测量手段(如星间测距)结合天地影像解决航天器(和星座与星群)的自主定轨以及自主运行问题,本研究工作处于国际先进水平,脉冲星以及其他天文导航方法,解决脉冲星导航在轨实时性以及提高精度的方法,变星以及其他类型天体的导航方法研究,本研究工作处于国际先进水平。深空探测总体任务设计及轨道设计:目标是国家深空探测重大工程,解决复杂行星系统,如木星系统环绕探测的实际需求,本领域研究处于国内领先。哈密顿系统控制问题:空间大型结构和许多系统都可以用哈密顿系统来描述,利用扩展哈密顿系统解决这类非线性控制问题是其中的一种手段,具有较为系统的优势,也为传统动力学与控制结合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研究为国际前沿。
倪茂林研究员1992年在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获得博士学位。1992年至1997年在航天五院工作,参加了中巴资源卫星的姿态与轨道控制系统研制。1997年至2004年赴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深造,开展鲁棒控制与智能机器人方面的博士后研究。2004年至2010年在航天五院空间智能控制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工作,2010年至今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宇航学会工作。倪茂林研究员已在IFAC Automatica, IEEE Trans, 宇航学报,自动化学报等国内外学术期刊和会议上发表论文80余篇,培养研究生10余名。现任《宇航学报》副主编兼编辑部主任、《自动化学报》副主编、《控制理论与应用》、《航天控制》、《航天器工程》等期刊编委;北京理工大学、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兼职教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评审专家。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将军大道29号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将军路校区英国正版365官方网站
网站: www.jxdljzgc.com